江東新區積極推進“智慧建筑管理平臺”建設 架“千里眼”對工地進行實時監管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安全操作不規范?建筑質量有隱患?建筑工地起揚塵?未來這一切都逃不過江東新區在工地架起的“千里眼”。記者昨日從江東新區了解到,目前“智慧建筑管理平臺”處于測試完善階段。通過這一“千里眼”,工作人員對在建工地安全生產、揚塵治理和建筑質量等情況進行“透視”。一旦發現問題,可督促工地及時整改、減少揚塵污染、消除安全隱患。
據了解,該平臺功能涵蓋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動態監管模塊、建筑審批模塊、揚塵監控模塊和實名制考勤管理模塊等,通過創新運用“互聯網+住建”模式,積極推進“智慧建筑管理平臺”建設,創新建筑業監管方式。該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后,將對工地進行全方位監控,車輛出行是否夾帶泥沙,道路是否經過硬化,抑塵設備是否齊全,垃圾是否清運,裸露區域是否被覆蓋等等,這一“千里眼”將讓揚塵無處可逃。施工現場民工出入、車輛是否超載、工人是否戴安全帽、施工用電架設是否標準等施工現場畫面也將在“千里眼”的24小時監視之下。
住建是城市的骨架,“智慧住建”是為智慧城市破題的基礎,是提升江東新區住建領域治理能力、治理體系的重要舉措。為加快江東新區建筑施工領域信息化管理,不斷提升質量安全監管效能,江東新區國土規建局積極推進“智慧建筑管理平臺”系統建設運用,今年3月與中國建設銀行河源市分行簽訂“江東數字住建”戰略合作協議,還召開“智慧建筑管理平臺”推進培訓會,邀請中國建設銀行技術骨干人員對“智慧建筑管理平臺”整體框架進行詳細講解。
江東新區國土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積極推廣試用“智慧建筑管理平臺”,推進信息化建設、探索化建設、智慧化建設在日常工作中的應用,不斷提高新區住建領域管理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智慧建筑”系統的建筑工地現場監控管理模式,實現實時監控工地實名制管理、揚塵污染監控視頻監管和重大危險源動態監管等,達到隨時隨地利用該平臺進行建筑工地質量安全監管,提高工作效率。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