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我市舉行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超市” 100項科技成果找“婆家”
12月25日,市科技局舉辦了“融灣融深·智匯智造——河源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暨灣區成果推介活動”,采用“展覽+論壇”的形式,現場集中推介展示了100項前沿科技成果,促進灣區科技成果及關鍵技術與河源產業對接。華南技術轉移中心、深圳科技園FT創業平臺、廣東省科技金融促進會、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域機構代表、相關協會代表及企業家代表超過300人參加了活動。
3D打印“腦洞大開”
這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大超市”成果展示分為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現代農業、新能源與節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與新醫藥、資源與環境等7個類別,以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類別展示成果最多,達32個,這其中由我市本土院校——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帶來的“基于APP在線監控雙擠出頭FOM桌面3D打印機”和“智能恒溫閉環烘干數據采集試驗箱”最吸引人眼球。


記者注意到,“基于APP在線監控雙擠出頭FOM桌面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一個個3D新創意動漫作品惟妙惟肖,讓人愛不釋手,忍者神龜、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等,一個個精致的卡通角色令人眼前一亮。3D打印在當今時代是一個新概念,也是很多行業、很多領域看好的一個方向。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喜歡卡通二次元,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動漫角色、卡通人物用機器打印出來,十分方便。
無人機“與河源同飛”
說起無人機,市民應該不陌生。今年7月,龍川首次無人機直播水稻試種成功,迎來豐收,畝產800斤左右,比傳統種植提高5%,還比傳統種植節省70倍人工。這一段時間,無人機在我市也是喜事連連。12月初,無人機參與江東新區舉辦的防汛防風綜合應急演練。12月17日,“河源江東新區(廣東)無人機培訓基地”在江東新區慈航展廳掛牌。
在展示的現代農業類別中,無人機的科技成果就有3項,分別為農用無人機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慈航農業植保無人機、農用植保無人機系統等,這其中農用無人機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慈航農業植保無人機等兩項來自河源市廣師大研究院。廣東慈航航空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廖桂平表示,無人機運用在河源方興未艾,看好無人機項目在河源的發展前景。
“五大平臺”助力科技創新
科技成果轉化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關鍵環節。據悉,近年來,我市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與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借力發展,采用“基本運營+項目申報”的模式,已建設了河源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河源市廣師大研究院、河源市深大灣區研究院、河源市省科院研究院、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等一批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加大加深產學研合作力度,暢通企業聯通灣區科技創新資源的渠道,健全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我市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與產業核心競爭力也得到顯著提升。
這次活動既是對我市推進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成效的檢視,也是引導灣區科技創新成果向河源流動的一次集中推介。活動還舉行了四家研究院與企業成果轉化合作項目簽約。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將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契機,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把創新擺在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希望各科研院所主動把研究方向與傳統產業的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特別是與重大科技專項的突破結合起來,集中優勢力量,開展課題攻關,努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技術和產品,以技術鏈拉長產業鏈,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提檔升級、規模擴張。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