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順天鎮推進鄉村振興面貌煥然一新
“里子”“面子”齊抓村莊迎來“大變樣”
東源縣順天鎮推進鄉村振興面貌煥然一新
自5月初古村公園建成開園以來,短短兩月,燈塔盆地(順天)田園綜合體試點示范項目就吸引了不少河源及外地游客前來觀光,成為體驗田園風光和農耕文化的首選之地。當地群眾拍手稱贊,外出鄉賢返鄉無不感嘆順天變化之大。記者日前了解到,東源縣順天鎮以大坪村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為契機,優先提升整體環境水平,成效顯著。該鎮新裝路燈300多盞,新植羅漢松、沉香、香樟等樹苗1500多株,新植三角梅、紫荊花等花卉覆蓋順天河一河兩岸達兩公里,整體環境得到全面提升,整個順天鎮的面貌煥然一新。
實現垃圾上門收集,大坪村村民朱建亮(右)很是開心。
“壞習慣”一掃而光
近日,記者踏訪順天鎮大坪村看到,沿路可見多輛泥頭車來來往往,但村道既寬闊又整潔,見不到一些村莊常見的雞鴨糞便隨處見的“壞習慣”。當地村干部告訴記者,這就是村里開展上門收集垃圾試點工作取得的成效。
順天鎮積極探索清潔保潔長效機制,打好持久戰役,將實行雨污分流納入各村村莊規劃,并率先在大坪村進行規劃建設,再以點帶面,全鎮鋪開,每年投入50萬元聘請第三方公司負責省道S341順天段和街鎮衛生清潔工作,將縣下撥的環境整治資金鎮提留部分分配給各村(居),使村(居)更有動力、更積極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如今,順天街鎮、大坪、金史等地開展上門收集垃圾試點工作,配備了專用垃圾清運電動車,實行APP簽到打卡制度,并每戶每月收取5元衛生保潔費用,提高了群眾的保潔意識。嘗到甜頭的大坪村村民朱建亮說,開展試點后,雞鴨實行圈養,村里干凈多了。
鄉風文明我帶頭
朱建亮家緊鄰村道,房前屋后也收拾得干干凈凈,離三層樓房100米遠的地方,數十只雞被圈養,屋前幾十平方大的魚塘碧波蕩漾,附近稻田秧苗青青,蛙聲陣陣,一派田園風光,家門口貼著“文明戶”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
記者了解到,順天鎮還率先在大坪、金史、黨演等村組建了村民理事會,舉行了大坪村“十星級文明戶”評比活動,對八星級以上的家庭進行獎勵表彰,由鎮領導親自上門為獲星家庭掛牌,增強群眾榮譽感。同時,建立了能上能下的評比制度,對不講文明、保潔意識差的獲星家庭進行摘星,充分發揮群眾之間示范帶動和監督管理作用,自覺從“門前三包”做起,做到垃圾不落地,人人爭做“春季戰役”保潔使者,帶動人居環境整治取得新成效。
朱建亮跟父親朱明溪兩家雙雙被評為村里“八星級文明戶”。環境好了,朱建亮有著自己的打算,條件成熟時,他打算利用鄰村黨演古驛道來發展民宿經濟,讓環境來創造財富。
建設發展“新引掣”
如今,順天鎮正在全力完善建設燈塔盆地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規劃面積為13641畝,建設項目47個,項目總投入15.5億元,按照“一軸一心、三區三園”規劃設計,“一軸”是河源特色山地高效農業及休閑體驗軸(十里畫廊),“一心”是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體及一二三產融合示范核心,“三區”是沙溪大坪美麗鄉村及特色農事體驗社區、新農民“雙創”實踐及創意微農場示范區、山地特色農業產業集成示范區,“三園”是循環生態農業生產體驗示范園、中興綠豐檸檬產業園、廣東融和“藍精靈”主題農業公園。
順天鎮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將通過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的輻射作用,提升人居環境,進而推動全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接下來,該鎮將繼續進一步完善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新常態,提高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努力把全鎮各村建設成為生態宜居美麗示范村。在此基礎上,順天鎮還將以大坪村示范村為起點,全域打造田園綜合體升級版,讓各村(居)干部、鄉賢、群眾紛紛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如滑灘村引進生態農業文旅扶貧產業園,黨演村引進昌松康養項目,以項目建設帶動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人居環境,并通過開展各類集體性文體活動轉變當地不良風氣和影響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打造各具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新風貌。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陳振敏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