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大雨隨機切換,天氣適合病毒生長 手足口病雙叒叕進入高發期
本報訊 記者 彭茂洋 進入4月,河源的天氣陰晴不定,高溫大雨像是開玩笑似的,開啟了隨即切換的模式。近日,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由于最近的天氣尤其適合病毒的生長,手足口病和流感等傳染病又雙叒叕進入了高發期。
手足口病來勢洶洶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市民陳先生的女兒陽陽今年兩歲多,近日突然開始發起了高燒,并出現了抽搐等情況。陳先生隨即帶女兒于本月11日前往市區某醫院就診,被醫院診斷為手足口病,并建議小陽陽入院治療。心急之下,小陽陽的母親冒著大雨,帶著孩子前往市人民醫院就醫。
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主任醫師余連芝接診了小陽陽:“小陽陽過來的時候,情況還是比較麻煩,檢查結果表明她的肌酸激酶超過參考值上線近20倍,如果再不控制,極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水腫、腦膜炎、腦炎等并發癥。”于是醫護人員立即開展了對小陽陽的對癥治療,并輔以護心等治療措施,經過幾天的治療,如今小陽陽的癥狀已經明顯緩解,家屬昨日告訴記者,小陽陽已經恢復了往日的胃口,情況好了很多。
余連芝告訴記者,手足口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嚴重者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遺癥。
避免讓孩子出入人群復雜場所如果發病應及時就醫
余連芝提醒市民,近期天氣十分適合病毒生長,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普通流感也進入了今年的第二波高發期。密切傳播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空氣和飛沫,接觸手足口病患兒,接觸手足口病患兒使用過的物品,如玩具、食具、床品等都是手足口病傳播的途徑,因此,家長應盡量避免帶孩子進入人群較多的場所,注重家庭衛生并采取預防措施,同時家長也應學習一些識別常見流行病的知識。
余連芝說,手足口病通常表現為:持續高熱,體溫大于39攝氏度,常規退熱效果不佳;手心、足底、口、肛周部位出皰疹,除了口腔的皰疹,其余部位皰疹不疼、不癢、不紅、不破潰、不會留疤;出現精神萎靡、頭痛、眼球震顫或上翻、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站立不穩等;呼吸異常,有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現象;出冷汗、四肢末梢發涼、皮膚發花、血壓升高等。如果孩子出現以上癥狀,應當立即就醫。
此外,家長也應當培養孩子個人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同時如果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應自覺隔離人群,避免傳染給他人。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