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新區紀念東江特委第一次黨代會80周年研討會召開
緬懷先輩豐功偉績 弘揚紅色革命精神
江東新區紀念東江特委第一次黨代會80周年研討會召開
本報訊 記者 楊容 通訊員 黃曉明 今年是東江特委第一次黨代會召開80周年,江東新區特別邀請了省市黨史研究專家、革命烈士后代代表到古竹鎮參觀調研紅色革命舊址,并于昨日召開了紀念東江特委第一次黨代會80周年研討會,深切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弘揚紅色革命精神,激勵后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回首崢嶸歲月 東江特委在古竹成立
1938年10月,日軍在大亞灣登陸,進犯惠州、廣州,東江兩岸哀鴻遍野。面對嚴峻局勢,中央廣東省委決定成立中共西南特委、中共東江特委和中共東南特委,在全省各地發展黨的組織,開展抗日游擊戰。尹林平、饒彰風、饒衛華等被派遣到東江活動,籌備成立東江特委。由于日軍轟炸河源城,又決定將特委搬到古竹。古竹是當時惠陽、紫金、河源、博羅四縣交界地,交通便利,有黨的組織,群眾基礎好,便于特委開展革命工作。1939年2月,東江特委第一次黨代會在古竹新書房召開,正式成立東江特委,尹林平被選舉為東江特委第一任書記。
此次受邀參會的黨史專家有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員官麗珍、省政府參文史館研究員侯月祥、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劉路紅、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楊石健、市委黨史研究室黨史科科長吳金良、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黃彬、紫金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黃海波、紫金縣文化館館長黃海棠等。參會的革命先輩后代代表有11人,其中包括尹林平的女兒尹小平。
19日,黨史專家、革命先輩后代代表們來到了江東新區古竹鎮參觀調研紅色革命舊址。
傳承紅色基因 打造新時期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研討會上,省市黨史專家和革命先輩后代代表齊聚一堂,回顧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探討東江特委第一次黨代會召開的重大意義、豐富內容和崇高精神。專家們先后分享了自己的相關研究成果,并圍繞“如何進一步挖掘、保護與利用紅色革命遺址,以紅色文化資源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尹小平發表了情深意切的講話,回憶了80年前的親身經歷。
革命后代代表鄭德良表示,此次活動讓他們看到了江東新區紅色資源與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的有機結合,古竹鎮建設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的宏偉藍圖一定會得以實現,衷心祝愿古竹革命老區的建設發展取得更好成績。
在長期的征戰奮斗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江特委培養塑造了信念堅定、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報國為民、敢于擔當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開放包容的國際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既是東江特委克敵制勝的法寶,也是江東新區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江東新區黨委書記孔德勝表示,江東新區具有非常豐富的紅色文化底蘊,如何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新時期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將是新區黨建工作和產業發展的重點。目前,古竹鎮紅色文化挖掘、保護初見成效,省政府將專門撥款支持升級打造古竹鎮東江抗日戰爭革命遺址群;省委宣傳部、古竹鎮黨委政府正在對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紫金支隊隊部舊址進行修繕保護。
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江東新區將秉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繼承他們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把這片無數革命烈士灑過熱血的土地建設成為創新創業的新高地,為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提效破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