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四個注重”“六個結合”扎實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特約記者 朱景優 近日,和平縣委書記陳勁松、縣長黃海生分別到掛鉤的陽明鎮、彭寨鎮開展村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排查摸底工作,要求各村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從嚴從實抓好村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排查摸底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這是和平縣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的一個縮影。
記者了解到,和平縣緊扣“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堅持把解決問題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一把標尺,以“四個注重”(注重開門抓主題教育、注重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盼、注重分級分類指導、注重減輕基層負擔)、“六個結合”(與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相結合、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相結合、與全域全面融入大灣區建設相結合、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與改善和保障民生相結合、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相結合),推動主題教育落實落細落小,確保規定動作到位、力爭自選動作出彩。
在主題教育中,和平縣始終堅持走黨的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切實把主題教育的大門打開,讓群眾的聲音傳進來,把基層的意見提上來,確保主題教育全過程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始終堅持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堅持領導親力、部門給力、鎮村發力,合力解決村村通自來水、村道窄路基路面拓寬工程、農房改造等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不斷厚植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還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特點,科學合理作出安排,改進組織指導方式,保證學習教育全覆蓋,增強主題教育效果,不搞“一鍋煮”“一刀切”。同時注重減輕基層負擔,始終堅持將基層減負舉措貫穿整個主題教育始終,對主題教育的載體、方式等綜合考慮、靈活設計,實事求是提出具體要求,減少繁文縟節,防止層層加碼,切實把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桎梏中解脫出來。
和平開展主題教育,還與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相結合,深入實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規范化建設和組織力提升為重點,深入開展村(社區)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排查整治、古寨鎮河東村“小延安”紅色黨建示范工程建設、機關黨建等工作,堅守初心使命,弘揚“蘇區精神”,激活基層黨建“神經末梢”,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等問題,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還聚焦“一產不優、二產不強、三產不旺”突出問題,深入開展“產業項目突破年”活動,積極對接灣區“大平臺”“大網絡”“大市場”建設,以獼猴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福和產業轉移園擴能增效、全域旅游發展等重點工作為抓手,促進一二三產業加快融合發展,努力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旺三產。按照把縣城格局做大、發展高端產業、打造美麗鄉村的要求,持續在“做大”“做高”“做美”上下功夫,全力抓好贛深高鐵(和平段)、大環城公路、智慧“雙創”物流園、粵贛高速美麗鄉村示范帶創建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城區平臺、交通平臺、創新平臺、投融資平臺與大灣區互聯互通的重大戰略平臺建設,著力打造與大灣區同等水平的營商環境,以全域全面融灣助推和平振興發展。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初秋時節,河源綠意不減,義務植樹基地和桑梓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內樹木蔥蘢,展現出別樣的生命力;在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綠美廣東生態示范區,無葉美冠蘭、翠金鵑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