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窮漢”到“致富帶頭人”
從“窮漢”到“致富帶頭人”
龍川縣鐵場鎮周塘村貧困戶李軍輝脫貧記
這幾天,龍川縣鐵場鎮周塘村李軍輝早早地給養雞場清理好雞糞,并做好消毒,等著第二批肉雞雞苗的進駐。前幾天連續的陰雨,他還時不時冒雨到雞舍去看看,看有沒有漏雨的地方需要改進。對于他收獲“人生養雞第一桶金”的雞舍,李軍輝說,再認真也不為過,這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才能養好雞,才能賺到錢。據悉,8月24日,他的肉雞養殖場第一批養殖肉雞全部銷售完畢,也宣告了他從“窮漢”到“致富帶頭人”的華麗轉身。
說起養雞發家史,李軍輝興奮不已。
在深圳市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簡稱東部公交)開展精準扶貧前,李軍輝是周塘村典型的貧困戶之一,人生過得很不如意,堪稱灰暗,溫飽問題無法自給自足,三個孩子依靠政府和社會救助撫養求學,住房問題也沒有著落,只能借住兄弟家。而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不斷推進,借助著“造血式”扶貧,并通過其個人的努力,李軍輝的灰暗人生也迎來了光明。
由“衣食無著”到“自給自足”
命運的多舛,世事的無奈,面對種種不期而來的不幸,李軍輝在人生路上陷入了迷茫,他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自己的“苦命”,一度選擇聽天由命,對人生自暴自棄。
隨著新時期精準扶貧的開展,隨著東部公交扶貧工作隊進駐周塘村開始,一切都在悄然變化中。扶貧工作隊從思想上著手,苦口婆心地跟他講勞動、講政策、講致富、講出路,脫貧要靠勞動,并通過慰問、免費發放雞苗及承諾回購等實質性的措施來激勵他。他的思想開始慢慢轉變,把心思放在種地、養雞、照顧孩子上。并在扶貧工作隊的協助下,努力找零工掙錢改善自己的生活。
通過扶貧工作隊的積極引導,李軍輝用財政產業扶持資金,又買了上百只小雞,還開墾魚塘養起了魚。家禽、果樹、魚塘三位一體的微循環立體種養殖模式讓他開始逐步脫離貧困,李軍輝也完成了危房改造項目,住進了新房。從“衣食無著”到“自給自足”,是李軍輝人生路上的一次重大轉變,他的生活也由以前被人嫌棄到如今開始被人羨慕。
產業幫扶助華麗轉身
今年年初,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李軍輝從朋友那獲知了作為廣東省重點家禽養殖場之一的興寧市利興養殖服務有限公司的養殖模式。由公司提供雞苗及飼料、包養殖技術指導及承諾回購的養殖模式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李軍輝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喂養式”的扶貧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有打造長效的產業才是真正出路。因此,在了解清楚利興養殖公司的養殖模式后,他決定放手一搏。
說干就干,今年3月,李軍輝爭取到了周塘村14戶貧困戶以財政資金投資入股的15.7萬元項目啟動資金,正式啟動肉雞養殖項目。按照計劃,雞場可每年養殖肉雞5批次共計5萬羽,將帶動14戶貧困戶參與入股分紅返本共計23.25萬元。榮升為養雞場的“掌門人”,他比以前更加忙了,跟進養雞場的搭建、落實雞苗及飼料的運輸、參與公司開展的養殖技術培訓等等,樣樣都離不開他。
愈干愈來勁愈有信心
隨著養殖雞場的搭建完成,6月20日,李軍輝的養雞場終于迎來了首批“住戶”——1萬羽肉雞雞苗。對于這寄托希望的“雞寶寶”,李軍輝如照顧自家孩子般悉心照料,不論刮風下雨,抑或艷陽高照,始終駐扎在養殖場中照料,一門心思要給這些“雞寶寶”提供最優的生活環境。
天不負苦心人,正是這份艱辛付出,養殖場的雞長勢喜人,創下了新養殖戶的最低損耗率,即1萬羽肉雞只損耗了200羽。8月24日,隨著利興養殖公司的運輸車輛駛離周塘村,李軍輝如愿收獲了辦養雞場第一桶金。第一批肉雞的成功售出,增強了李軍輝致富的信心,也更加激勵著他養好雞。說起這些,憨厚的李軍輝說,能有今天,全靠東部公交扶貧工作隊的支持,再過幾天,他家的養雞場又將迎來第二批“住客”的進駐,屆時,養雞場將又是忙碌的一片景象。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歐陽春霞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