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心中那一抹“綠色”
記東源縣林業局防火辦主任周德粦
閱讀提示:
臨近春節,氣候寒冷,記者 到東源縣林業局防火辦主任周 德粦的辦公室卻撲了一個空。 一打聽,原來他帶隊巡山去了。 26 日下午,記者見到他時,他正 帶著全副武裝的東源縣森林消 防大隊隊員們巡山至東源縣仙 塘鎮熱水村,他滿臉都是汗水, 雖已是50 多歲的人,那巡山的勁 頭兒絲毫不亞于一個血氣方剛 的小伙子。作為從事森林防火 工作30 年的林業人,周德粦認 為,現在風高物燥,森林防火,絲 毫不能馬虎。他希望綠色理念 能夠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 面面,成為越來越多人自覺自愿 的共識。
到現場看看心里踏實
“現在這風機好啊,想20 年前撲 救山火時,就地取材,多數用樹枝撲 火,效果遠沒有現在的好,論撲火效 果,現在的一名專業隊員要抵過去好 幾個人。”說起“老本行”來,他知無不 言,言無不盡。雖然已干了30 年,他 依然激情滿懷。他說:“在東源縣,當 地農村群眾多數在春節、清明等節日 上山祭祖、燒香點燭,燃放煙花鞭炮 等,這種風俗習慣很難從根本上轉 變。有時違規農事用火、違規煉山等 生產性用火屢禁不止,人為火源防不 勝防。”
周德粦(左一)為新人傳授撲滅山火技能。
為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東源縣在 主要鄉鎮山林裝上了監控,坐在監控 室里可一天24 小時實時監控森林資源 保護情況,即便山頭有哪些地方冒煙, 也馬上可以從屏幕上顯示出來。但周 德粦還是一有機會就帶隊員們出去巡 查。他說,帶隊巡山,到現場看看,心 里感覺踏實。
業務嫻熟練出“火眼金睛”
在周德粦辦公室里,掛著一張康禾 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的美景照片,郁郁蔥 蔥的森林,令人神往。周德粦說,綠色 在心中,每每看到這幅照片,再苦再累 也值得。保護山林一片綠色,這一理念 已深深浸透到他的骨髓中去了。
長年的森林防火工作,周德粦業 務嫻熟,也練出了“火眼金睛”,到山火 現場走一圈,大致能判斷出哪是起火 點,過火面積有多大,也可以大致估算 出來。除了防“一把刀”、防“一條蟲” 以外,林業就是要防住“一把火”。人 可以有節假日,然而山火沒有節假 日。一遇到有山火發生,周德粦便帶 隊出發。對于他們來說,這防山火就 是天大的事兒。
每次撲火,周德粦都沖在最前 面。2002 年12 月18 日,源城山火猛 烈,一度燒至東源縣,他在山上堅守了 3 天3 夜,終于撲滅山火。2003 年9 月, 他被市評為森林防火工作先進個人和 撲救“12·18”特大森林火災先進個 人。2006 年12 月,又獲得全國森林防 火工作紀念章。
傾盡全力保護森林資源
2017年重陽節,東源縣曾田鎮缺牙 山迎來了超過2000 名游客,最多的一 天聚集在山下的游客光私家車就超過 300部。風高天燥,人數眾多,給當地防 山火工作帶來極大壓力。從2017年10 月27 日,周德粦帶隊開始進駐缺牙山, 跟隊員們吃住在山上,防止火種進山, 直至2017年10月29日晚上才下山。
《廣東省森林防火條例》2017 年 10 月1 日正式實施,周德粦說,感覺到 底氣更足了,腰桿子挺得更直了,保 護綠色,義不容辭。如今東源縣成為 我市唯一一個擁有兩個國家級濕地 公園和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的縣,是 河源市名副其實的生態高地,他覺 得,他也為此付出了努力。他說,東 江之水林中來,山火防住了,森林資 源保住了,還怕河源不會綠水長流 嗎?如果山火肆虐,山林資源千瘡百 孔,何來的綠色?
本報記者 張濤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