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畬族宮將于8月初封頂 預計2019 年春節可對外開放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近日,記者走進東源縣黃龍巖畬族風情旅游區時發現,景區大門、游客接待中心、特產長廊煥然一新,其中,景區內的廣東畬族宮雛形已現,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據了解,廣東畬族宮將在8月初封頂,預計2019年春節可免費對外開放。
黃龍巖畬族風情旅游區所處的漳溪畬族鄉,是我省唯一的畬族鄉,因聚居6000多畬族人口,素有“廣東畬族居住中心”之稱。多年來,景區依靠當地獨特的畬族文化風情發展旅游,積極打造板栗節等特色民俗活動,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更推動了當地的畬族文化傳承和保護。因在傳承和發展當地的畬族文化中作出巨大貢獻,該景區先后被評為廣東省首批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先進模范集體等,成為宣傳、展示畬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為進一步加強畬族文化建設,去年底,廣東畬族宮動工興建。“該項目參照福建的中華畬族宮建設,預計總投資450萬元,包括畬族宮主殿、畬族文化博物館以及忠勇王和三主公雕像、藍大將軍四月初九出巡雕像、藍大將軍招兵節雕像等,將建設成為廣東畬族的標志性建筑。”黃龍巖畬族風情旅游區辦公室負責人藍漢科介紹,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有望下月初封頂,2019年春節前竣工,屆時,將免費對外開放,讓廣大群眾進一步了解畬族文化。廣東畬族宮的建立,不僅進一步提升黃龍巖畬族風情旅游區的檔次,還將直接帶動100多人就業,帶動周邊畬族文化旅游業發展,成為畬族文化傳承發展和帶動群眾脫貧奔康的新希望。
據了解,該景區著力推進的玻璃懸索橋項目有望下月對外開放,并計劃開發建設具有畬族特色的數十間特色民宿,打造集觀光休閑度假于一休的綜合型景區。東源縣也將以建設廣東畬族宮為起點,帶動當地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并在東源縣民族中學,漳溪鄉上藍村、下藍村等公共場所增加畬族元素設施,打造成具有濃郁畬族文化特色的場所,進一步打造漳溪畬族鄉的畬族文化亮點,以此推動漳溪鄉的經濟發展、帶動畬族群眾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