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借創文東風對轄區內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綜合整治 環境美了,居民心情靚了
閱讀提示:
過去臟亂、擁堵不堪的道路變得整潔有序,臟亂差的“城中村”變成社區里的“新農村”,多年影響環境的“頑疾”徹底根治,創文帶來的成果給不少社區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連日來,源城區東埔街道、埔前鎮及源南鎮借創文整治為契機,對轄區內存在的環境問題進行治理,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參與,社區、小區、村莊舊貌換新顏。
源南鎮白田村村道整治前。
源南鎮白田村村道整治后(完善中)。
東埔街道
努力打造老舊小區創文樣板工程
8 月22-23 日,東埔街道再次聯合源城區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協調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出管辦)對興源路綠苑小區進行環境衛生整治大行動,這是繼7 月中旬對該小區存在大量養雞鴨的現象進行衛生整治大行動,與8 月中旬開展清理堆積垃圾、整治私搭亂建和綠化復墾、路燈亮化、“三線”改造、畫停車格等環境綜合整治大行動之后的又一次統一行動,通過行動將綠苑小區打造成老舊小區創文樣板工程。
據悉,綠苑小區是我市建市第一批規劃小區,至今已近30 年。由于建筑時間早,小區內公共配套設施破損嚴重,而且人口流動大,租客多,加上存在嚴重的物業管理不到位問題,造成小區衛生狀況十分差,居民反映意見大,該小區整治成了全市創文工作的“硬骨頭”,也是市領導重點督辦的項目。
為了確保行動取得成效,東埔街道與區出管辦責任落實分好工,根據小區的棟數,分組分棟負責落實樓梯清理、衛生打掃工作,并要求街道創文檢查組認真做好衛生監督工作,發現問題,當場通知責任小組長及時整改,確保這次行動落實到位。通過多次環境衛生整治大行動,目前,綠苑小區地面干凈,樓梯整潔,路燈明亮,“三線”有序,停車規范,環境煥然一新,居民喜上眉梢。
源南鎮
多措并舉抓整治,白田村氣象一新
連日來,源南鎮抓住創文契機,圍繞干凈、整潔、有序的目標,以美麗鄉村的標準持續完善亮化、綠化、美化“ 三化”工程,多措并舉對該鎮白田村開展綜合整治行動,使白田村衛生環境和村居面貌得到顯著提升,氣象一新。
綠化美化,村民齊點贊。“這段時間,白田村確實是更美了。” 在白田村七星崗居住的群眾對新增的綠化帶贊不絕口。據了解,整治前,白田村該處道路兩旁雜草叢生,各種垃圾夾雜其間,“臟亂差”現象嚴重。針對亂象,源南鎮落實整治講方法、有力度,在開展清淤除草行動的同時,對道路兩旁影響行車視線的樹木進行了修剪。為進一步美化村容,該鎮還沿著該村道路砌筑路沿石,補綠種綠、增設綠化帶。
與此同時,源南鎮還對白田村內背街小巷、鐵路圍欄、道路燈柱等各處的“牛皮癬”進行了鏟除,對違章廣告進行了徹底清拆,同時換上創文公益廣告,營造濃厚的創文氛圍;對商鋪亂堆亂放雜物,占用通道的亂象進行督促和協助整改;對居民亂曬衣物進行耐心勸導,通過綜合整治行動,營造了更加文明美麗、宜居宜業的村居環境。
埔前鎮
整治環境污染,打造生態屏障
借我市創文東風,埔前鎮圍繞打造“ 河源第一鎮,城市次中心”的工作目標,著力把該鎮建設成為“讓人記得住鄉愁”的生態文明小鎮。
近期,埔前鎮加大了中小河流的整治力度,將整治中小河流、建設美麗鄉村、興修水利、保護農田和創文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對全鎮所有中小河流實行“河長制”管理機制,重點整治、改造埔前河、高埔河、大簡河等中小河流,疏通河道,清理河道的淤泥、垃圾和水浮蓮,在一河兩岸砌上護坡,建立親水步道,鋪貼防滑透水磚或鵝卵石,安裝防護欄桿,建造觀景平臺,栽種四季花草。如今的埔前河、中田河,放眼望去兩岸綠樹成蔭,游人如織,該處也成了不少群眾休閑散步、釣魚觀光的好去處。
為了保護水資源,埔前鎮還通過大力整治養豬場,抓好綠化造林工作,嚴禁亂砍亂濫的行為,確保水源不受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為打造美麗鄉村建立了良好的生態屏障。
本報記者 吳奕鎮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