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浪費,文明用餐 文明餐桌引領創文新風
外面吃飯有剩菜,打包;食堂吃飯,按需取量……自開展創文以來,針對鋪張浪費之風,市、區文明辦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斷推進“文明就餐”“光盤行動”等行動。在他們的指導下,酒店、工廠和學校等單位食堂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推進文明餐桌工作,使節約觀念深入人心。也正因為此,全市“節儉養德、反對鋪張浪費”蔚然成風,餐飲單位形成節儉用餐、安全用餐、衛生用餐、健康用餐的文明氛圍,餐飲從業人員主動做到文明用語、禮貌待客,提示顧客菜品份量和科學合理搭配菜品;消費者文明就餐、理性消費意識明顯提高,主動做到吃多少點多少,吃剩打包;集體食堂剩飯剩菜現象明顯減少。
廣東漢能薄膜太陽能有限公司員工食堂內,員工正在有序地排隊打飯。
酒店服務員為客人打包剩菜。
酒店主動提醒剩菜打包
昨日,記者來到河源巴伐利亞莊園喜來登酒店,只見酒店西餐廳門口立著一塊醒目的牌匾,上面寫著“河源市文明餐桌行動公約”,其內容是呼吁市民“節儉用餐,不剩菜,不剩飯”。在每張餐臺上,記者也能見到提醒市民 “文明用餐”的小牌子。正值午餐時間,在該酒店中餐廳內,從河北省前來河源旅游的謝夢雨坐下開始點菜后,服務員便禮貌地提醒她按照人數點菜,切勿造成浪費。飯后,謝夢雨發現餐桌上仍有部分菜沒有吃完,于是她便讓服務員為其打包。
“ 服務員會提醒我適量點菜,用餐氛圍也不錯。”謝夢雨說,在餐廳到處能見到提示牌提倡節約,這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喜來登酒店餐廳服務員何潔婷介紹,平時酒店對員工在文明餐桌公約指引服務方面有著嚴格要求,餐前他們需要根據客人數量添減菜單,同時提醒客人就餐時不能抽煙;餐后如剩下菜量多時,他們會讓客人打包拎回家。酒店餐飲部經理高飛表示,酒店在執行勸客文明用餐行動前,已經對員工推行了“從我做起”的文明餐桌禮儀行動,無論是在酒店員工餐廳還是外出就餐,都要做到講究文明禮儀,不剩菜不剩飯,使用公筷公勺,做到節儉、衛生、健康用餐。
工廠食堂提倡光盤行動
昨日中午,記者在廣東漢能薄膜太陽能有限公司員工食堂里見到,下班后的員工有序地在窗口排隊等待,食堂內的墻壁貼有 “文明用餐”“提倡節儉”等標語,掛在墻壁的電視也循環播放著提醒文明用餐的視頻。而在食堂張貼的《關于員工就餐須知事項的通知》中,有一項就餐紀律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提倡節約,嚴行節約,不得剩飯,盡量不剩菜,餐具回收處將安排保衛隊員執勤,監查到有剩飯,違規者將被拍照,以待處理。”
對于這樣的就餐紀律,員工李敏說:“我們員工吃飯都要排隊、要禮讓,吃飯不能浪費,食堂有序安靜,就餐的宣傳海報大家也看得到,自然要按照紀律執行,爭取人人做表率。”該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員馮建愛告訴記者,自從食堂推行文明餐桌行動以來,食堂大廳均貼有溫馨提醒并播放宣傳片,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都能遵守紀律,節約糧食,飯后自覺清理桌面殘渣,公司員工在文明餐桌、光盤行動這方面執行得不錯。
營造氛圍改變市民用餐習慣
源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志青介紹,早在2014 年4 月初,市、區文明辦和食藥監局、市餐飲協會等單位就啟動了以“文明用餐、節儉是福”為主題的文明餐桌行動, 20家餐飲企業被列入試點單位。在此基礎上,相關人員利用專項整治、日常監管與創文行動相結合,全面開展文明餐桌宣傳活動。截至目前,源城區食藥監局共發放文明餐桌立式告示牌58個、文明餐桌臺牌3580個,張貼文明餐桌宣傳畫10690張,推動全區3984家餐飲單位、330家食堂參與文明餐桌行動,實現全區文明餐桌全覆蓋。
如今,市民已經樹立起“節儉養德、反對鋪張浪費”的就餐意識,消費者理性消費意識明顯提高,餐飲從業人員能主動做到文明用語、禮貌待客,提示顧客菜品份量和科學合理搭配菜品;集體食堂剩飯剩菜現象明顯減少,餐飲單位主動舉辦員工培訓,要求員工在服務中主動提醒顧客“吃多少點多少”“喝酒不開車”等文明用餐行為。
本報記者 吳奕鎮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