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爭冰雪甜爭蜜 雙江西瓜惹人依 東源縣雙江鎮首屆狀元西瓜節昨日開幕
閱讀提示:
昨日上午,東源縣雙江鎮首屆狀元西瓜節暨河源郵政農村電商水果節、雙江鎮農副產品推介會在雙江鎮舉行,現場除了舉行水果節啟動及網絡銷售渠道站點簽約儀式外,還舉行了西瓜雕刻拍賣、“大胃王”吃西瓜比賽環節,吸引了不少“吃瓜群眾”的參與。
工作人員指導市民如何通過網絡平臺購買西瓜。
本土農產品首次集體亮相
昨日上午8 時,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盡管烈日當空,但雙江鎮中心學校卻擠滿了人,不少當地的鄉賢、外地游客在聞訊雙江鎮舉行西瓜節活動后,均開車趕來參加。據雙江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雙江鎮目前種植西瓜有1100 多畝、楊梅600 多畝、百香果800 多畝、葡萄300 多畝、藍莓1200 多畝、柑桔1000 多畝、“三紅柚”300 多畝,同時還有不少農戶自家釀制的下林米酒,而雙江西瓜、楊梅、柚子、下林米酒等有機綠色產品已成為全市知名度高的名優產品品牌。為了讓游客了解、品嘗到這些產品,工作人員及種植戶、農戶經過一個月左右的籌備時間,讓它們在這次活動上集體亮相。
通過網絡平臺推廣狀元西瓜
雙江西瓜在河源早已經出名,每年的收獲季節瓜農其實不愁賣,但對于當地而言,西瓜產業無法形成龍頭品牌效應。雙江鎮委書記歐文聰表示,雙江鎮農戶主打品牌“雙江狀元瓜”是該鎮特色農產品“金色招牌”之一,為了讓狀元西瓜得到推廣,該鎮目前正在進行西瓜品牌商標注冊和無公害綠色認證。
過去,雙江鎮瓜農只能靠自己開車將西瓜拉到市區等地銷售,銷售渠道、方式均比較單一。活動現場舉行郵樂購站點簽約儀式,雙江鎮合作社、瓜農還與郵政集團達成協議,今后買家可以通過郵樂購平臺下單購買西瓜,由郵政的物流快遞人員上門收購,通過物流渠道發到全國各地,實現 “西瓜從瓜田直接發到買家手中”的模式,讓更多人知道雙江有狀元西瓜這個品牌。
2013年以前,黃志富在雙江鎮上做散工,在一次創業過程中,他了解到西瓜在當地有悠久的種植歷史,經過了解后他決定種植一畝的雙江西瓜。去年,黃志富開始嘗試到種植西瓜帶來的“甜頭”,于是將種植規模擴大到10畝。黃志富說,這是鎮政府第一次這么大規模地宣傳雙江西瓜,幫助農戶尋找到新的銷售渠道,這讓他們增加了種植信心。
致力打造農產品產業鏈
此次雙江西瓜的推廣只是雙江鎮大力推廣農產品的一個縮影。雙江鎮有如此多的農副產品,為何無法形成大規模?除了傳統、單一的銷售模式、散戶種植的局限外,無法形成產業鏈以及帶動旅游觀光也是阻礙雙江農副產品推廣的主要原因。
歐文聰說,其實,除了當地的狀元西瓜外,當地種植規模較大的要數藍莓,目前,鎮政府正在積極推動與臺灣藍莓種植企業的合作,打造本地精品農產品,通過深加工環節形成藍莓產業鏈,與雙江西瓜共同帶動農產品經濟發展。另外,農產品產業鏈形成過程中及形成后,也將會帶動雙江鎮的更多村民實現就業,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貧困村民脫貧。
西瓜雕刻品最高拍賣到450元
“380 元”“400 元,還有舉牌的嗎?”“450 元,450 元一次,450 元兩次,450 元三次,成交”……活動現場,主辦方邀請了雕刻師對西瓜進行雕刻,其中就包括“ 年年有余”“百年好合”“雙江狀元瓜節” “馬到功成”等內容的西瓜雕刻成品,這些西瓜雕刻在現場進行拍賣,名為“雙江狀元瓜節”的雕刻品在現場拍得最高價450 元,拍得款項全部用于活動“大胃王”吃西瓜比賽。
“大胃王”吃西瓜比賽共吸引了25 名游客、村民的參與,在規定的3 分鐘內吃的西瓜重量最多者獲勝。最終,一名參賽者在3 分鐘內吃了約9.5 公斤的西瓜,一舉奪得冠軍。
本報記者 吳奕鎮 蘇遠龍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