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堅守串愛成珠 陳立明平凡善舉讓眾多孤兒、學子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陳立明
2016年度敬業奉獻道德模范
陳立明,紫金蘇區人,紫金縣關工委主任。曾獲省婦聯“愛心父母大聯盟” 金獎等榮譽。
陳立明(右一)看望紫金縣九和鎮 “小書法家”曾玲玲。
閱讀提示:
最近,紫金縣關工委主任陳立明又收到了曾經的幫扶對象——其老家蘇區鎮黃布村寶棟同學從廣州發來的感恩短信,還匯報了自己的工作情況。陳立明發短信鼓勵說,要刻苦學習,多掌握技能,加油,孩子,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像這樣曾受他資助的困難學生發來的感恩短信,每逢過年過節,陳立明總會收到幾十條。平時他也時常用電話或短信與這些學生聯系,鼓勵他們要好好讀書,練好本領,將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善舉不因小而不為
每每講起這些事,陳立明總是謙虛地說,這些都是平凡小事,不足道也。但正是這樣的小善舉,讓像寶棟這樣的困難學子擁有了上大學的機會,人生命運或就此改變。
其實,因為陳立明這些小小的“善舉”而改變命運或者一生的,遠不止這些貧困學子。2010 年,他得知紫金縣兒童福利院收養的18 名被遺棄的殘疾孤兒面臨多重困境,于是帶領紫金縣關工委班子成員上門看望送上慰問金,并及時與該縣中醫院溝通,爭取了院方派出醫務人員為他們免費體檢,建立檔案,提出護理和治療意見,并爭取到河源市有關部門2 萬元的支持,為兒童福利院8 名唇裂兒童進行了修補手術。他還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主動與當地派出所、民政、教育、衛生等部門聯系,為這些殘疾孤兒解決了入戶、醫保、就讀等一系列問題。
提出多項民生建議被采納
陳立明2003 年退休后,擔任紫金縣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一職,2006 年 10 月起任紫金縣關工委主任。十多年如一日,他帶領該縣關工委班子成員靠摸石頭過河,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具有河源特色的孤兒救助模式。據調查,目前紫金建檔的孤兒有576 名,或集中供養,或散養,沒有一個被遺忘。以南嶺鎮為例,2013 年8 月,該縣、鎮關工委專題對全鎮的孤兒進行了摸底排查,并對排查出來的34 名孤兒情況及時向南嶺鎮黨委領導匯報,得到鎮黨委的重視,采取了鎮黨政班子全體成員長期包保措施,為這些孤兒改善了條件。與此同時,在陳立明的牽線搭橋下,鎮關工委與鎮婦聯籌措資金 30 多萬元,與一農戶辦起了養鴿項目,并組建聯合養殖合作社,將60%的收益資助孤兒,改善他們的生活。
不僅如此,陳立明還帶領關工委一班人,深入基層聽取意見,集思廣益,并根據黨委政府工作的中心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調查研究,結合本縣實際,提出意見建議供縣委縣政府決策。近幾年,他起草了《動員全社會力量資助貧困學生》《把關愛留守兒童列入扶貧 “雙到”工作內容》等的意見建議,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采納。
為做好工作,他經常不辭辛苦穿梭于學校、鄉村。有人問他,退休工資也不少,還干這么帶勁兒,到底圖什么?他說,一不求官二不圖錢,就是想為青少年做點實事。一路前進,只因一顆不變的心。最近,受他資助的一葉姓同學從廣州醫藥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專門給他寫了一封感謝信,并立下誓言,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愛心天使,以回報社會的關愛。陳立明說,這就是他心中小小的成就感。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