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依法合規的網貸平臺
閱讀提示:
如今隨著人們理財意識的強化,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選擇存款作為理財致富的唯一選擇,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各種理財產品的涌現,滿足了廣大有投資需求的人的更多選擇,網絡借貸應運而生,其以好借易借而受到不少市民的歡迎。記者昨日了解到,我市出臺的《河源市“互聯網+”行動計劃(2016—2020 年)》(以下簡稱《計劃》)也提出,今年網絡貸款總額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平,2020 年網絡貸款總額則要力爭超過全省平均水平。針對外地出現的暴露風險、跑路事件以及非法集資案件,根據統一部署,我市加大了對網絡借貸的監管力度,已啟動了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摸底排查。
我市多家銀行開展送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加強對網絡借貸的宣傳教育,力避網絡借貸風險。(資料圖片)
網貸借款門檻低
記者對市區的一家金融公司進行了采訪。該公司的負責人阿強(化名)是一名90 后,2012 年畢業后一直從事著金融業務。“我們公司主要經營著小額貸款和車貸業務,同近20 家網貸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都有合作,希望讓每一個進來的客戶都能用最低的成本貸到款。”對于他們的公司,阿強更愿意把自己看成一名服務者,他的任務就是幫助優質的客戶貸到錢以解他們用錢之需。
據阿強介紹,熱衷于網絡借貸的人群區間主要集中在30 歲至40 歲之間,占到總人數的75%左右。“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具有很強的創業欲望,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企業主,想要一筆資金做些生意或者周轉,但是因為銀行的借貸門檻高,很難借到錢。網絡貸款具有門檻低,放款速度快,還款方式靈活等特點。個人很難從銀行貸到款,卻能很輕松地通過網絡平臺貸到。網貸放款的速度極快,一般來說在發布貸款申請的2-4 天內就能籌齊全部款項,如果找銀行,快則個把月,或者不給貸。”阿強如是說。
喜喜憂憂話網貸
明軍(化名)是我市“創業族”中的一員。對于網絡貸款,他則是感慨頗多。明軍說,剛剛開始出來創業時,做鋁制門窗的生意,因為資金周轉的問題愁得他每天都睡不著覺,因為沒什么資質和條件,又很難從銀行貸到錢。幸虧有了支付寶的“借唄” 給他提供了五萬元的額度,解了燃眉之急。“沒什么門檻,也不需要什么太多條件,直接就可以借,不過就是每天要收萬分之五的利息。真的非常感謝網貸陪我走過最黑暗的一段創業路。”明軍說。
與明軍不一樣,在我市經營著一家茶莊的小劉對于網絡借貸則是“懊惱萬分”,用他自己的話說“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心驚肉跳一次,因為催款信息又來了”。“每個月用心經營的一萬多塊錢全部都拿去還款了,除開基本開銷幾乎分文不剩。”小劉懊惱地說。前幾年,小劉從網絡平臺借錢花,來得快也揮霍得快,到了還款時間就找另外一家網貸公司借錢,填回以前的坑。現在已經跟5 個網絡平臺借了錢,總數大概十八萬。如今各種手續費或者利息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小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其中一筆5 萬的網貸為例,3 年每月分期還,加上本金和利息一共需要償還網貸平臺8.2萬元,另外還要加收服務費、手續費、保證金等費用大約 3000 元。也就是說,借5 萬三年就要償還3.5萬左右的利息,年利率達到了驚人的23.3%。小劉表示,會更加努力工作償還這些網貸債務,爭取早日從這個大坑中走出來。
今年力爭網貸總額達全省平均水平
作為一種新事物,網絡借貸推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的深入開展。去年7月份出臺的《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提出,要豐富創業融資模式,鼓勵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設立網絡借貸平臺,為投融資雙方提供借貸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服務,并提出要規范發展網絡借貸,支持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設立網絡借貸平臺,運用互聯網技術優勢加強風險防控。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市出臺的《計劃》提出,今年網絡貸款總額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平,2020 年網絡貸款總額則要力爭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根據《計劃》,我市提出了“互聯網+金融服務”,要發展P2P 網絡貸款、互聯網支付、供應鏈金融、移動金融等互聯網金融新業態,同時支持傳統銀行、證券、保險、基金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網絡銀行、網絡借貸、網絡證券、網絡保險、互聯網理財產品銷售、網絡消費信貸、移動支付等金融新模式。另外還提出,要推動我市互聯網企業與金融機構開展產品、技術、服務創新,拓展互聯網金融服務,打造互聯網金融產業鏈。
合規下力避風險
當然,當前對網絡借貸加強監管已是刻不容緩。以P2P網絡貸款為例,其為互聯網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民間小額借貸模式,不過,P2P 網絡借貸平臺存在自融或變相自融、提供擔保、設立資金池、大規模下線營銷、信息披露不真實不完整等問題。
為此,《計劃》也提出了“互聯網+金融服務”,提出要加強對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管,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網站備案審查、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和合格投資者等制度,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數據統計、監測和風險評估,加強互聯網金融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記者昨日從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根據統一部署,從去年6 月份開始,我市啟動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摸底排查工作,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之中。通過機構自查、全面核查、重點檢查的方式,摸清網貸機構基本情況及業務運營情況、網貸機構社會貢獻和創先發展情況等,涉及網貸機構經營范圍、住所地、高管人員、機構資質、業務種類、借款用途等信息,同時建立網貸機構的基本信息檔案。
本報記者 鄒力 張濤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