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舉行市區污水處理收費征收標準調整聽證會
日前,我市發改局舉行市區污水處理收費征收標準調整聽證會。原定參加的各方代表人數有20 名,實到會人數為 16 人。會上16 位消費者、經營者以及利益相關方代表充分表達了意見。會上代表一致贊同實行污水處理征收收費標準調整,但大部分代表希望能再降低收費標準。
在方案選擇上,到場的16 位代表一致贊成方案一。
市發改局價格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會后將梳理各種意見建議,會同有關部門再做研究,并形成聽證報告上報市政府批準,預計今年9 月1 日前將出臺并實施最終方案。
兩套方案收費標準不同
據悉,此次擬調整價格的市區污水處理收費標準項目中,聽證會提供了兩套調整方案。
方案一
在居民用水上由現行每噸0.72 元提高到每噸0.95 元,每噸提高0.23 元,調幅為 31.94%。非居民(即經營、生產)用水由每噸0.72 元擬調整為每噸1.40 元,每噸提高 0.68 元,調幅為94.44%。此外,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綜合平均也從原來每噸0.72 元調整為每噸1.174 元,每噸提高0.454 元,調幅為63.06%。
方案二
在居民用水上由現行每噸0.72 元提高到每噸1.00 元,每噸提高0.28 元,調幅為 38.89%。非居民(即經營、生產)用水由每噸0.72 元擬調整為每噸1.45 元,每噸提高0.73 元,調幅為101.39%。此外,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綜合平均也從原來每噸0.72 元調整為每噸1.224 元,每噸提高0.504 元,調幅為70%。
據悉,綜合考慮市區群眾承受能力,在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費標準時,對市區低收入群體實施了低收入群體補貼方案。據了解,市區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調整后,會相應提高市區(含江東新區、源城區)低收入群體補貼標準。對民政部門確定的低保對象,每人每月增加8.00 元補貼,切實保障低收入群體生活。
漲價合理但要降低調整幅度
聽證會上,16 位聽證代表,均對于實施污水處理收費征收標準調整表示贊同,但對于方案調整的幅度具有不同的看法。
經營者代表和利益相關方代表表示,此次調價的兩套方案既充分考慮了廣大市民的承受能力,同時兼顧了供水企業的成本負擔與正常運營的需要,調價額度和調價幅度都是合理的。
市人大常委會財工委王一粵表示,我市新豐江、東江水源水質較好,工業污染少,污水處理量小,難度不大,收費標準仍有調低空間。她建議應實行差別化水費政策,加大超標污染的處罰力度并對市區河段加強管理和整治力度,精準治污,保障我市水環境安全。
消費者代表郭耿隆表示,對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表示理解,同時希望調整的幅度不要超過粵東西北山區其他各地級市的收費標準。會上,他提出梅州和汕頭兩個地級市的收費標準均低于我市方案提出的標準,他希望政府應多考慮居民和經營者利益,收費調整幅度能再有所降低。
社會組織代表葉茂青和專家學者代表王富寬贊同方案一,認為這兩套調整方案均符合國家和省政府的政策要求,經過相關部門充分調研和成本核算,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其中,專家學者代表王富寬針對方案一提出問題。她認為,此次調整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社會公共福利單位不再享有暫免征優惠政策,如果按非居民征收標準執行,對市區學校、公立醫療機構、敬老院等社會公共福利事業單位影響較大。她指出,在現行的學校水費中,每個學生需要承擔每立方米 1.45 元。但按照方案一,每個學生需要承擔的部分達到每立方米2.85 元,對于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來說負擔較重。她建議,可以制定差別化的污水處理標準,細化污水處理費項目類別。
見習記者 鄭禾穗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