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仙塘華睿藍莓基地 開創廣東藍莓種植的先河
華睿藍莓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駱國華為來自英德的考察團講解藍莓品種的選育、培養方法。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東源縣仙塘鎮的華睿藍莓實業有限公司,在這里看到了年出圃 200 多萬株的苗木繁育中心、農業科技創新中心以及500 多畝的藍莓示范基地。據了解,該基地經過10 年不斷耕耘,已成為全市乃至整個華南地區首屈一指的藍莓品種培育中心,吸引了不少企業或種植戶前來考察。種植藍莓的“反面教材”
在參觀藍莓培育基地的過程中,記者遇到了來自英德市麒麟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學良,他帶著一幫英德的種植戶朋友前來參觀華睿藍莓基地。張學良種植藍莓已經有6 年時間了,當初,他看見藍莓市場廣寬且效益非常好,就大量引進北方品種的藍莓植株,打造了5000畝的藍莓果場。
終于到了收獲的時候,但張學良發現,自家結的藍莓果實偏小、結果率低、甜度不夠、口感不好,與當初考察時品嘗的完全不一樣。后來他咨詢了藍莓種植專家才知道,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為藍莓“水土不服”。
后來,張學良通過藍莓種植專家的推薦,來到了河源華睿藍莓實業有限公司,發現 5個完全適合廣東氣候種植的藍莓品種,其中的南高叢3號特別出類拔萃。張學良開始了 300畝的試種,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他收獲了品質高且產量多的果實。按照張學良的話說,過去他是種植藍莓的反面教材,現在則成為了種植藍莓發家致富的榜樣。
帶領家鄉人民致富的先行者
與張學良一同前來考察的還有一位實力雄厚的企業家,他就是徐其修涼茶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星祥。他表示,此次來考察藍莓項目是為了家鄉謀出路。徐星祥告訴記者,幾年前砂糖橘流行,英德進行了大面積的種植,但是近幾年這些果樹陸續發病,現在必須換一種水果種植。
想來想去,徐星祥覺得藍莓這種水果效益高、味道好,于是他來到河源考察。徐星祥說:“今天看到了華睿這里的規模、專家技術團隊支持、藍莓植株,又品嘗了藍莓果實,感覺非常好,我對帶著家鄉人民就業致富更有信心了。”
想在燈塔盆地做藍莓產業的標兵
還有一位前來取經的是業隆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劉仕建,早年他在深圳經營電子零配件工廠,如今回到家鄉河源東源,想在這里開創自己的一片事業。“主要是燈塔盆地 10 萬畝藍莓產業規劃這項政策吸引了我,我很有信心在燈塔盆地做藍莓產業的龍頭企業。”劉仕建介紹,目前業隆公司已經在東源雙江鎮平整第一期土地900 畝,為未來的藍莓大規模產業鏈做好鋪墊。
華睿藍莓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駱國華表示,在大連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院長王賀新教授、華南農業大學南方果樹學教授王澤槐等專家的帶領下,經過10 年辛勤耕耘,公司終于培育出了像南高叢3 號這種口感好、產量高、適應力強并且穩定性好的品種,華睿未來的目標就是培育更多更穩定的藍莓品種、擴大優良藍莓植株的種植以及在藍莓深加工產品領域的研發,在不久的將來,希望河源人民都可以種得起和吃得起藍莓這種好水果。
本報記者 鄒力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