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單孔胸腔鏡手術
胸腔鏡技術被認為是自體外循環問世以來,心臟外科領域里又一次重大技術革命,是現代微創心臟外科的代表性手術。近日,記者在市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胸心外科開展胸腔鏡技術已有近10 年歷史,隨著近幾年胸腔鏡手術興起,市人民醫院胸心外科抓住胸腔鏡發展的機遇,已成功完成數十例三孔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胸膜纖維板剝脫術、縱隔腫瘤切除術、食管癌根治術等,數百例三孔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今年又成功開展了更為微創的單孔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數例。使用這種技術病人術后恢復更快,疼痛更輕,可以說是為我市百姓造福,讓患者足不出市便可在家門口治愈疾病。
高端技術解除青年病痛
20 歲原本是青春年華最好的時刻,然而,余某卻因身體原因,每次運動鍛煉沒多久就感到氣喘,胸痛,胸悶。為了檢查出病因,余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市人民醫院就診,經胸心外科醫生診斷其為左側自發性氣胸,既往還有肺結核病史。
市人民醫院胸心外科主任尹海軍表示,患者入院后,進行了一周的胸腔閉式引流術,但是治療效果不佳,仍見有大量漏氣,為了及時根治患者疾病,通過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醫院最終決定采取單孔胸腔鏡下手術治療。日前,市人民醫院胸心外科主任醫師張廣云在全麻下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單孔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僅僅用了兩小時。術后無漏氣,恢復快, 3天后患者拔管出院。
不斷更新技術造福患者
隨著近幾年胸腔鏡手術興起,在許多病種的胸外科治療中,胸腔鏡技術正在逐漸取代傳統的開胸手術,并被稱之為21 世紀胸外科的突破性進展之一。胸腔鏡微創技術也在不斷改進,從原來的三孔、四孔逐漸改為單孔,對患者手術創傷更小。
張廣云表示,顧名思義,單孔胸腔鏡手術,指的是僅采用一個約2.0-3.0cm 的切口,觀察鏡及手術器械均通過同一個手術切口。這樣的手術一般僅需要兩位醫生,減少了一位助手,對于胸外科醫生、病人而言充分體現了微創的理念,節省了手術成本,術后恢復更快,疼痛更輕,其優勢正在充分展示。市人民醫院開展胸腔鏡技術已有近10 年歷史,該院胸心外科醫務人員牢牢抓住胸腔鏡發展的機遇,在做好傳統的三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食管癌切除術的同時,逐漸由三個孔變為兩個孔,再逐漸變為只要一個小孔,就能完成胸外科的各項手術。目前市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已成功完多例單孔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術及多孔胸腔鏡下胸膜纖維板剝脫術、縱隔腫瘤切除術、肺癌根治術、食管癌根治術等近百例高難度手術,讓我市患者足不出市便可在家門口治愈疾病。
本報記者 梁小鴻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