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對全市542處災害點 將實施全天重點監測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謝素嬋 強降雨誘發地質災害有多可怕!記者昨日從市國土資源局了解到,受強降雨影響,我市第一季度發生地質災害災情16 起,造成5 人死亡,5 人受傷。據我市三防會商分析認為,我市近期汛期降水集中期可能出現較嚴重的局部性洪澇地質災害。為此,市國土資源局相關人士表示,將對全市542 處地質災害點加強巡查,實行24 小時“重點照顧”,及時做好信息發布,確保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今年以來,受極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我市出現了罕見的冬汛和早春汛。入汛以來,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前汛期出現了有記錄以來錄得降雨量最多的一次。據市氣象部門預測,2016 年汛期(4 月~9 月)我市總降水量較常年略偏多,其中,前汛期(4 月~6 月)偏多1~2成,后汛期(7 月~9 月)正常略偏少,龍舟水屬偏重年景。市三防會商分析指出,今年汛期我市降雨呈前多后少態勢,出現極端天氣的可能性較大,階段性、局地性的災害天氣可能較重,山區中小河流發生 30年至50年一遇洪水的可能性大。
據悉,從元月1 日截止到4 月13 日,全市平均總降雨量為882.9 毫米,較常年偏多117.7%。3 月中旬全市山塘水庫蓄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多7 成。據市國土部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市地質災害點有542 處,威脅人數3.9 萬多人,其中威脅100 人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就有70 多處。地質災害有關地點主要在紫金、龍川、和平、連平等山區地區,比較容易引發地質災害。據紫金縣目前公示的2016 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顯示,該縣有36 個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如遇暴雨、地震或人類活動等誘發因素,很可能發生重大災害,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
目前我市542 處地質災害點全部列入監控范圍。市國土資源局地質勘查與環境科相關人士提醒廣大群眾要密切關注安全情況,嚴防地質災害的發生,地質災害隱患點附近的居民應到周邊山上看一看,看有沒有出現裂縫、樹木傾倒之類的情況,如果有要及時向國土部門、當地政府報告,將派出專家檢測。據了解,為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目前市國土部門已通過向群眾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明白卡等防御方式,提醒地質災害隱患點附近的居民及廠礦、學校、企事業單位密切關注天氣預報,防范地質災害。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