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今年這些道路將大變 先啟動環市路部分建設
東江灣公園建設施工現場。
“環市路再不啟動,3 年后我們連路都沒得走了。”前日,市政府在研究今年城建工作時提出,要堅持以路為綱,進一步完善市區的交通路網。市長彭建文強調,今年必須重點推進市區環市路建設,力爭 3年貫通,以緩解市區日益突出的交通擁堵問題,創造更加快捷的出行環境。
環市路將繞市區外環一周
據了解,“環市路”并不是一條單一的道路,而是打通市區外環縱橫交錯的道路的連接點,使這些道路成為一張通達性強的環繞市區的路網。
根據初步規劃,環市路將把粵贛高速公路河源市區出口作為起點,沿西環路、莊田新豐江大橋到源城區東埔街道豐源社區,跨過205 國道連接緯十四路上跨鐵路橋,再沿緯十四路到跨東江大橋接東環路,并沿著東環路轉到市區迎客大橋,最后接到迎客大道。
據悉,我市計劃用3年時間,把環市路打造成為市區外環交通的“大動脈”,并按照快速干道標準進行建設。環市路建成后,市民出行將更方便、更快捷。今年,環市路將啟動部分重要節點建設,包括緯十四路跨東江大橋、緯十四路上跨鐵路橋、莊田新豐江大橋等。
改造中山大道等一批重點道路彭建文提出,要解決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必須把道路建設擺在城市發展首要位置。今年,我市將有一大批道路實施升級改造。
目前,我市正在建設的交通道路項目盡管受到了近期持續雨水天氣的影響,但總體進展順利。其中,計劃投資 8000萬元的永福路升級改造工程已經完成了中山大道到越王大道路段的地下管網埋設和路基、瀝青底層以及文昌路至越王大道路段的瀝青面層鋪設,目前正進行東埔河到新風路路段的地下管線、管網建設,預計今年9月份完工。而西環路北段貫通工程已經完成了部分路基清表、土方回填等工作,西環路南段拓寬改造工程則有望于今年6月份進場動工。
據了解,今年我市將要啟動的道路建設、改造項目為數不少,紅星東路貫通、福新北路貫通、緯十四路跨東江大橋等工程正有序開展項目立項、環評等前期工作。市區主干道中山大道已經基本確定于今年啟動升級改造。
各類城建項目集中建設
據悉,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增大在城市建設方面的財政支出,根據初步梳理,僅市直安排新動工的城建項目就有16 大項,總投資近10億元。
東江灣公園:東江灣公園擬分兩期建設。一期設計有滿足市民健身所需的運動場地、自行車道及散步道,同時還有為市民、游客提供欣賞江景、親水的棧道與觀景平臺。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工程總量約35%。
龍津晚渡景觀改造:龍津海鮮舫拆除后,該區域將被改造成為一處公共文化活動場所。我市將對江岸邊的庭院、綠化景觀、停車場等市政配套設施進行升級改造。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環評等前期手續,完成了施工圖設計和施工圖審查工作,基本完成預算。
市體育館及周邊環境改造:據悉,市體育館改造包括重新配置綠化、增加照明設施、增設景觀廣場;增加停車位、擴寬主要出入口;改造功能用房、修復外立面、更換入口臺階等。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環評、規劃、國土、立項等前期手續,完成了施工圖設計和施工圖審查工作,基本完成預算。
50個老舊小區改造:今年,源城區將對 50 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并在2017 年再改造40 個老舊小區。同時,源城區今年主要的城市建設項目,集中在城區背街小巷的改造。
建設2 個公共停車場:目前,我市已經著手研究在市區停車難問題較突出的多個區域建設公共停車場,而今年內,我市肯定將在竹園公園、文昌中學前廣場兩地建設地下停車場,地上則建設公園。
本報記者 黃冉/文 陳仕平/圖
相關鏈接:
今年啟動市區小江橋橋頭節點改造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市區東埔圓盤路口,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就成交通擁堵點。不過今后這一狀況將得到緩解。昨日,市規劃委員會決定,今年啟動實施沿江路小江橋貫通工程,下穿新舊小江橋,建成后沿江路可實現東西雙向通行,從而大大改善東埔圓盤十字路口的交通擁堵問題。
根據初步規劃方案,沿江路小江橋貫通工程連接線全長312 米,設計起點位于小江橋西側的沿江西路,下穿新舊兩座小江橋后,終點與沿江中路相交,設計速度為每小時30 公里。項目采取下穿小江橋的形式,連接線將位于兩座橋的拱墩中間位置,其中機動車道為雙向兩車道,寬度為3.5米。
項目建成后,沿江路可實現東西雙向通行。據現場調查,連接線通車后,預計約 46%的車輛將通過連接線實現西向東分流,約54%的車輛會通過連接線實現東向西分流,可大大改善新江一路與河源大道交叉口處和沿江中路與河源大道交叉口處的交通擁堵問題。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