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將加快市縣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清零”
本報訊 記者 黃冉 隨著全國兩會召開, “供給側改革”成為全民關注的熱詞,也將是貫穿2016 年經濟發展和改革的主線之一。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財稅工作會議獲悉,目前市財政部門已牽頭擬訂了《河源市供給側改革降成本行動方案(2016—2018)》并報市政府研究審定,設想通過實施一攬子政策措施,緩解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據悉,我市今年將加快實現市縣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并計劃全年為全市企業減負約33.5億元。
上月29 日,省委、省政府召開會議,圍繞供給側改革部署推動全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各項工作,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其中,落實到財政部門的主要任務就是降成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龔國平在昨日的市財稅會議上表示,財稅部門必須采取措施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水電氣地等生產要素成本和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并建立以企業減負增效為核心的政策供給端。龔國平要求,今年要進一步正稅清費,落實好普惠性減稅政策,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特別是壟斷性中介服務收費,加快實現市縣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
今年1 至2 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去年僅有2.1%的增長,全市國稅、地稅系統組織稅收收入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但昨日的會議,卻釋放出“無論財政多困難,都要把企業減負進行到底”的信號。
據市財政局介紹,目前市財政部門已牽頭擬訂了《河源市供給側改革降成本行動方案(2016—2018)》,設想通過實施一攬子政策,一方面把當前較高的企業成本降下來,緩解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另一方面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把資源更多更高效地投向實體經濟。比如,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除嚴格落實國家相關涉企收費減免措施外,我市還可實行市縣級大額非稅收入分期繳交制度;在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上,可以在未來3 年內統籌安排3 億元,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放大至少10 倍,為全市企業融資提供信貸支持。據悉,我市今年的工作目標,是為全市企業減負約33.5億元。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