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源超額完成任務:生態公益林擴面居全省第二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曾淦章 記者昨日從市林業局獲悉,2015 年全市擴大省級生態公益林面積105.1732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99 萬畝的擴面任務,在全省排名第二。截至目前,全市現在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1027.7 萬畝,占林業用地面積 1829萬畝的56.2%。
市林業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對于生態公益林的撫育工作,當前我市壓力大,由于各級財政基礎薄弱,無法更多增加造林撫育經費,在種苗、肥料、人工等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難以實現高標準、高質量的造林。同時,由于當前我市造林撫育仍是政府占主導,容易出現“政府熱、群眾冷”,“上頭熱,下邊冷”現象,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林地使用權歸個人所有,政府出資造林卻又沒有林地,即便林農同意政府造林,但今后的收益又無法明確,因而導致林農造林護林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阻攔碳匯造林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從2015 年,我市積極探索造林項目工程實施“誰種植誰撫育”機制,實行造林與撫育捆綁搖珠招標,確保造林撫育相統一、權責利相一致,從體制上實現三年包成效。同時,為防止中標單位不施肥或少施肥等問題,保證肥料質量,市林業局要求各單位依法依規統一招標公開采購肥料,再按標準由建設單位集中調配,強化服務和跟蹤監管,確保肥足苗壯,提高造林撫育成效和資金使用績效。
在此基礎上,我市還積極建議省相關部門將造林分工程造林和一般造林,工程造林應由政府全額投入為主,每畝補助標準由現行的400 元提高為1200 元,包括當年種植和次年至第三年的松土施肥等撫育的投入,主要在相對集中連片的國有、集體林地和重點生態區域,以及在生態公益林區和水源涵養林區實施。一般造林則以政府補助的形式,鼓勵引導自留山、責任山、林地所有人投工投勞造林。
除此之外,我市還自主啟動了探索生態公益林示范區建設,新增桂山貓貍頭、新豐江庫區、紫金狀元峰、大桂山塔坑等示范區,目前全市生態公益林示范區建設達到11 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