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五類住房困難人員可申請公/廉租房
蔭蔽住房困難人員
我市日前出臺《方案》,指出將在既定政策基礎上,以公租房和廉租房的方式,優先解決五類住房困難人員(市直軍轉干部、環衛工人和市區城鎮低保對象、城鎮優撫對象、城鎮殘疾人士)的住房困難問題,讓住房保障政策惠及最需要的城鎮住房困難家庭。據了解,一個住房困難家庭只能申請1 次(套)保障房,租期一般為3—5 年,租賃期間實行一年一審,保障對象不符合保障條件時,按相關規定實行退出機制。
日前,我市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市區城鎮住房保障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我市將在既定政策基礎上,以公租房和廉租房的方式,優先解決市直軍轉干部、環衛工人和市區城鎮低保對象、城鎮優撫對象、城鎮殘疾人士中的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讓住房保障政策惠及最需要的城鎮住房困難家庭。
保障對象:住房困難家庭
根據《方案》,我市將在既定政策基礎上,繼續擴大解決五類人員的住房困難問題。這五類人員分別是:市直軍轉干部住房困難家庭,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登記在冊的市直軍轉干部中的住房困難家庭;市直環衛工人住房困難家庭,即市城管局登記在冊的具有3 年以上用工合同并累計在市直繳納1 年以上社會養老保險的環衛工人中的住房困難家庭;市區城鎮低保對象住房困難家庭,即經源城區、江東新區民政部門核定并正在領取低保金的城鎮低保對象中的住房困難家庭;市區城鎮優撫對象住房困難家庭,即源城區、江東新區民政部門登記在冊并正在領取定期撫恤金或定期補助金的重點優撫對象中的城鎮住房困難家庭;市區城鎮殘疾人士住房困難家庭,即源城區、江東新區殘聯登記在網在冊的城鎮殘疾人士中的住房困難家庭。
這些人員必須具有河源市區城鎮居民戶籍(市直環衛工人除外),申請人及家庭成員在市區無住房或者現有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在13 平方米以下,家庭成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11062元以下,家庭成員未租住公有住房且未享受任何形式的住房保障。
保障方式:公租房和廉租房
對于符合條件的住房困難家庭,我市將通過公租房和廉租房方式解決其住房困難問題。公租房和廉租房只租不售,當房源不足時,實行分期分批輪候解決。保障房租期一般為3—5 年,租賃期間實行一年一審,保障對象不符合保障條件時,按相關規定實行退出機制。并且,一個家庭只能申請1 次(套)保障房。
在租金定價上,公租房保障是給符合條件的非城鎮低保家庭,租金標準為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3.5元,物業管理費標準按建筑面積計,有電梯的每月每平方米0.8 元,無電梯的每月每平方米0.5元;廉租房保障是給符合條件的城鎮低保家庭,租金標準為建筑面積每月每平方米1 元,物業管理費標準按建筑面積計,有電梯的每月每平方米 0.4元,無電梯的每月每平方米0.2元。
分配上,我市將根據申請人家庭的人口結構及保障房房源等情況,按單身戶或夫妻戶分配1房1廳,3人以上戶及2人不方便居住戶住戶分配2房1廳,5人以上及3人以上不方便住戶分配2+1房戶型的原則分配。
申請過程:弄虛作假嚴肅處理
在申請保障房的時候,《方案》指出,保障房以家庭為單位申請,每個家庭確定1 名申請人,其他家庭成員為共同申請人。有意申請的人員可以到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或各相關管轄單位申領《河源市直城鎮住房保障申請審批表》,該表也可以在河源市住房保障網(http://www.hygjj.com) 下載。申請人在如實填寫好并經相關部門蓋章確認《申請審批表》后,可以攜帶相關材料原件和復印件到相關負責單位提交申請。有關單位在收到材料后將進行初審,審核無異議后將把材料移送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進行復審。經復審并公示無異議后,市住房保障辦將進行核準。然后,申請人可根據相關程序,辦理承租保障房的相關手續。
《方案》強調,有關單位要安排專人負責所轄住房困難家庭的保障房申請工作,嚴格審核,對在工作過程中馬虎應付或弄虛作假等造成不良影響的,視情節給予嚴肅處理。
本報記者 劉曦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