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仙塘鎮榮膺全國第四屆“文明村鎮”稱號
“幸福杯”男子籃球賽已成為仙塘群眾經常性的一項體育活動。
走馬東源仙塘鎮街道小巷,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個衛生清潔、治安良好、配套齊全、鄰里和睦、民風淳樸的一個現代小城鎮。在運動場上,不少村民們呼朋喚友,集結在一起,積極開展健身運動。
在仙塘鎮,這樣的畫面經常上演。近年來,仙塘鎮始終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經濟建設的同等位置來部署抓落實,圍繞市、縣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部署安排,確立“發展為首,生態為重,創新為魂,民生為本”的發展理念和打造“宜工、宜商、宜創業、宜居住、宜就學、宜觀光休閑”仙塘的目標,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廣泛持久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提高群眾的整體素質和全鎮的文明程度,不斷鞏固、擴大和刷新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果,推動了五個文明建設科學、健康、協調、和諧發展。今年,東源縣仙塘鎮榮膺全國第四屆“文明村鎮”稱號。
精神文明活動樹新風
在仙塘公園里,只要天氣好,時年64 歲的潘育光都會“雷打不動”地每天出現在乒乓球場上,與該鎮乒乓球協會的會員們“殺” 上幾局方罷休盡興。這個投入800 多萬元興建、占地面積近6 萬平方米的仙塘公園,已成為當地居民、外來務工人員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特別是讓外來務工人員有了“家” 的感覺。這個村民開展精神文明活動的陣地建設,不過是近年來仙塘鎮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縮影。
近年來,仙塘鎮堅持以抓好陣地建設為基礎,以開展創建活動為載體,著力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與文明水平和素質,倡導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樹立和諧文明新風,致力打造幸福仙塘。
為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仙塘鎮于2013 年啟動“一中心(建設仙塘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五公園(完善仙塘公園停車場、建設牛角龍客家公園和荷樹嶺公園、規劃觀音娘公園和老街公園)”建設,總投資逾1000 萬元,仙塘村民文化活動中心、牛角龍客家公園現已竣工投入使用。同時,仙塘鎮還深入持久地開展以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文明村與文明戶創建、宜居新村建設、關注外來工等為重點內容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宜居民生工程惠民生
仙塘鎮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大辦民生工程,不斷加大民生事業投入,努力完善社會各項公共事業,致力打造一個“宜工、宜商、宜創業、宜居住、宜就學、宜觀光休閑”的環境,推動“環境舒適、配套完善、文明和諧”的宜居社區建設。發展教育、建設無害化垃圾處理廠、斷頭路貫通、擴建衛生院……據悉,5 年來,全鎮累計投入民生事業建設資金近億元,極大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宜居環境。
一樁樁民生項目的付諸實施,使得仙塘鎮的宜居環境發生了喜人的變化。東源縣仙塘鎮黨委書記潘國貴表示,今后,仙塘鎮將以榮膺“全國文明村鎮”這塊牌匾為鞭策、為新起點,繼續完善創建工作長效機制,加大投入完善基層文化活動場室建設,繼續常態化開展各類文明宣教活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擴大道德文明風尚影響力。
本報記者 劉曦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