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燈塔盆地計劃到2018年建設藍莓種植基地10萬畝
本報訊(記者 謝素嬋)記者昨日從相關會議獲悉,我市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藍莓產業規劃通過專家評審,該規劃計劃在五年內投資10 億元,到2018 年建設藍莓種植基地10萬畝,建立藍莓產業全產業鏈,帶動河源及廣東省農產品保鮮、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
我市是在省內最早試種藍莓并形成產業的地區,現已有多家企業種植藍莓并獲得成功,推廣種植面積已達4000 畝,具備了在河源山地大面積推廣藍莓產業發展的產業基礎。
根據規劃,我市藍莓產業核心發展區主要依托順天鎮農業龍頭企業建立燈塔盆地藍莓全產業鏈示范基地,重點發展區主要布局在雙江鎮、船塘鎮和澗頭鎮,集藍莓標準種植基地示范、藍莓果品冷藏、藍莓果醬加工、藍莓采摘、生態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結合燈塔盆地藍莓觀光游客中心的建立,打造河源藍莓硅谷,帶動燈塔盆地藍莓產業快速發展。
未來三年,我市將在燈塔盆地核心區建設1.5 萬畝藍莓標準示范基地,建立300 畝藍莓優質種苗育苗基地及藍莓資源國,建設10 個生態休閑藍莓采摘園,利用藍莓采摘觀光園建設,帶動餐飲、住宿、當地特色農產品及生態休閑旅游業等產業的快速發展,預計到2018 年10 萬畝藍莓基地建成后,年產值達32 億元以上,解決5 萬個就業崗位,可增加財政稅收1600萬元。
當天,以農業部藍莓項目首席專家李亞東為組長的專家組評審通過了該規劃,評審意見指出,該規劃總體布局合理,文本圖件規范,建設內容科學可行,前瞻性強。專家們認為,河源發展藍莓產業的自然、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氣候溫和、自然災害少,土壤適宜,交通便捷,具備產業化發展的優勢條件。
副市長章權表示,規劃順利通過評審為燈塔盆地示范區藍莓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接下來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規劃各司其職,抓緊研究建立起支持藍莓產業發展的配套支撐體系,營造良好環境,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綜合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企業落戶,輻射帶動農戶發展藍莓產業,形成“政府科學引導、龍頭產業帶動、農戶積極參與”的良好發展局面。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翠涌九連共富路,春風點化萬竿斜。”地處九連山腹地的和平縣上陵鎮翠山村,峰戀疊嶂,一望無際的毛竹沿著山坡起伏,似碧海綿延。